close

  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22日06版)
  回顧陳朝松的求學之路,清華大學老校歌里的那句詞“自強,自強,行健不息需自強”是其真實的寫照。
  陳朝松出生於廣西的一個小山村,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。小時候家裡經濟拮据,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,十來歲的陳朝松就成了留守兒童。出身的貧寒和童年的孤獨,並沒有阻礙他追尋夢想的腳步,反而練就了其自強與堅韌的性格。
  從村裡的小學到鄉裡的小學、鄉裡的初中、縣裡最好的初中、市裡最好的高中、再到考入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,所反映的不僅是簡單的地理位置變化,更是他追夢的印記。這一路走來,並非一番坦途。
  中考前夕,陳朝松不慎左手骨折,住在學校宿舍十分不便,其後兩次模擬考是在左手裹著繃帶的情況下完成的,並最終取得中考縣第四名、市第六名的好成績。
  高考前20天,他患了一場大病,高燒不退,全身乏力。他還是堅持下來,最終他成為2006年廣西高考理科第二名,如願進入清華大學,成為計算機系的一名新生。
  清華計算機系,有著“一半天堂、一半地獄”的稱號。所謂的天堂,是對那些國家計算機集訓隊、信息奧賽獲獎者而言的,而像陳朝松這樣“上大學前不知道計算機系要學編程”、“甚至沒有碰過電腦”的人而言堪稱“地獄”。
  實力差距,讓他頗有挫敗感,沒法儘快適應大學的生活。但他從來都不輕言放棄,“那些無法把你打倒的,總將使你更加強大,關鍵是自強。”陳朝松經常這樣激勵自己。經過不斷反思、心態調整和大量時間的投入,他不僅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,還取得了很好的成績:每年都獲得綜合獎學金,並擔任班長帶領班級獲得集體榮譽,更在社團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奮鬥的方向——公益。
  陳朝松為人所稱贊的是他對公益的長期投入與堅持。在清華園近7年的時間里,他從公益參與者變成公益組織者和引導者。
  作為參與者,他參加過校園講解、助老捐衣、公益支教等諸多志願活動。對公益支教,他尤為投入。在與貧困地區孩子的接觸中,他真切體會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,感受到了個人的微小付出卻能點亮他人心中夢想的力量。內心強烈的觸動使他在公益支教這條路上堅定向前,他到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江西、新疆等欠發達地區,數十次站在講臺上和學生分享成長的感悟與經歷。
  作為組織者,他加入清華學生教育扶貧公益協會並任部長、會長、輔導員。他和團隊組織志願者周末前往河南、河北等地支教,四年多時間里受益學生超過52000人;他們發起“電腦傳愛行動”,利用暑假時間募集社會閑置電腦資源,三年來為北京9所民工子弟小學建立了微機室。他還聯合教育扶貧公益協會的幾位老會員,用每月薪水的一部分在當地學校設置“撒愛勵志獎學金”,支持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。
  作為引導者,他擔任計算機系本科生的輔導員、學生教育扶貧公益協會輔導員、清公益咨詢協會會長等職務,書寫公益志願思考感悟超過12萬字,以大學生支教為主題的碩士論文19萬字,舉辦和參與公益相關的沙龍十餘次。他希望引導同學更多參與志願,用專業精神去從事公益,在公益中找到自己的責任與價值,積蓄能量,改變世界。
  對公益的堅持使陳朝松獲得很多榮譽: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、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、清華大學十佳研究生志願者等。
  當被問及“為什麼義無反顧地長期堅持公益”時,陳朝松的回答簡單卻讓人感動。他說,中學時他雖然學業突出但卻家庭困難,是每個學期的助學金和困難補助幫助他渡過難關。進入大學之後,他更是獲得了學校全方位的經濟支持,這才使他能不受經濟困難干擾、安心學習。
  更讓他感激的是一路走來,他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師和輔導員,是他們無私的愛讓自己能不斷前進。“我堅持公益,本質上也是在傳遞關愛、傳遞感恩。我特別期待等我幫助過的人將來有能力了,也去幫助更多的人,這樣社會一定會更美好,而這也是清華人應有的責任。”  (原標題:行健不息需自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v88xvhw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